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刘金发主任在河北省职业技能鉴定 信息化建设研讨会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15-09-24

河北省职业技能鉴定

信息化建设工作回顾及后几个月安排


——刘金发主任在河北省职业技能鉴定

信息化建设研讨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我省职业技能鉴定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厅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职业技能鉴定战线同志们的辛勤努力下,取得了突出成效,走在了全国前列。根据会议安排,我把职业技能鉴定信息化建设近几年的工作情况作个简要回顾,对今年后几个月的工作做个安排。

一、信息化建设工作简要回顾

近年来,随着职业技能鉴定事业快速发展,我们加快了信息化建设力度,先后开发完成了职业技能鉴定智能化考务管理系统、远程视频答辩系统、考生入场检录系统等,省市共建鉴定专用机房4个,各市县自建机房5个,其他均为合作建设机房。开展智能化考试职业90多个。现将工作情况回顾如下:

(一)整合资源,大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信息化平台建设。

两年前,各地的日常鉴定考务管理系统还是单机版,数据分散不能互联互通、鉴定标准和业务规范不统一、项目设置较为随意,数据统计不及时,给职业技能鉴定监督管理带来一定难度。2012年,省中心通过省财政公开招投标,投入150万元,由中标单位:北京环于锦盛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河北省职业技能鉴定智能化考务管理系统,集成智能化考试、在线考务管理、网上报名、证书查询、政策宣传、培训机构管理等功能,实现全省职业技能鉴定业务和区域的高度整合。我中心在智能化考务管理平台推广使用过程中,十分注重各级鉴定机构对考务管理的使用情况反馈,通过多次问题征集、开会讨论、现场调研指导、单独培训等方式,广泛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逐步升级完善,全面投入使用。2014年全省职业技能鉴定智能化考务管理系统报名人数为56.1万人,获证人数为41万人,有力地保障了我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顺利实施,目前系统运转正常,数据稳定,传输速度符合基本要求。网上报名功能应用良好,拓展了服务渠道。智能化考试系统,经部分地市试点,已相对成熟,符合全省推行的条件。本月,金蓝领技师培训鉴定系统已经改版升级完成,投入使用。

(二)强化手段,大力推进智能化考试工作。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是提升职业技能鉴定发展的重要手段,省中心高度重视智能化机考工作,充分利用部中心技术支持单位的技术优势加强智能化机考推广和开发力度。现已经开展高新技术、计算机八员、全国统考部分职业和时训智能化考试系统机考等,现时训系统和试题老旧,且不支持主流操作系统和考务管理平台,将退出使用。为此,我省在开发考务管理系统的同时,开发了新的智能化考试系统。同时,将新版国家题库转化为电子化题库,应用于新智能化考试系统,并使得智能化考试系统的职业范围大幅增加。今年以来,经张家口市和邢台市试点运行,效果良好。这次会上两个市将介绍使用情况,北京环宇锦盛技术有限公司的专家对智能化考试系统进行讲解培训,希望大家认真学习、确实掌握使用方法。

(三)注重服务,强化信息化技术应用。

两年前,我们和铁路运输学校合作建成了智能化考试基地,考试用机100台,在此基础上,为满足我省较远地区综合评审现场答辩的需要,又投资40万元开发了全国统一鉴定远程视频答辩系统,现用于全国统一鉴定心理咨询综合评审答辩中,目前已经实现了沧州、张家口、唐山、邢台等4个市的远程答辩,视频和语音传输顺畅,满足了远程答辩的需要,不仅降低了综合评审成本,还大大方便了考生。成为省中心便民服务的一大举措。这项技术得到了部中心的认可,部中心督导组来河北巡视统考的领导给予了高度好评。今年8月底,部中心召集8个省份在我省召开了全国统考综合评审远程视频答辩系统评审会,会上,与会代表观摩了我省远程答辩现场,省中心介绍并演示了远程视频系统。得到了各省和部中心一致好评,并通过了专家评审,准备在全国推广。

(四)心系客户,运用信息手段方便服务对象。

2012年,省中心率先应用了部中心推广的“职业技能鉴定咨询和投诉举报系统”,并申请设置了966010专门特服号码为咨询和投诉举报电话,搭建了省中心与鉴定培训机构、考生和社会公众相互沟通的平台,畅通了投诉举报渠道,满足了客户要了解关心的问题,发挥了社会监管作用,避免了信件投诉的发生。如:保定考生到廊坊考试,不符合申报条件,及时核对处置,举报者满意,从而增强了社会的公信力。

(五)加大监管,使信息技术为考务工作保驾护航。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的普及、考试规模的扩大,提高考试安全及严肃考场纪律已经成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当务之急。针对这一情况,2014年省中心购置大量手机信号屏蔽仪、无线视频摄像头等,在日常鉴定及全国统考考场中广泛使用。为打击替考行为,省中心徐建同志自主研发了考生入场检录程序,在考生进入考场前进行照片采集。以上两项技术的应用使鉴定环节考前有把控,考中可记载,考后能追朔。通过不断的摸索,信息化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职业技能鉴定安全顺利开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回顾我省职业技能鉴定信息化工作几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促进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发展。但是,我省信息化工作还不能完全满足职业技能鉴定改革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是部分鉴定中心对信息化技术重视不够,仍有个别县市日常鉴定尚未纳入智能化考务管理平台;二是智能化考试系统需丰富的试题资源支持和电子题库相衔接,整合最新电子题库,实现考试自动抽题,成为当务之急;三是技能科目机考仍是我们的薄弱环节,下一步须加强研究开发;四是职业技能竞赛尚未纳入信息化管理,无法进行过程监管等。以上问题和不足制约着我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进一步发展。在查找问题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信息化发展面临机遇,我们要认真研究信息化技术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有效融合,用信息化建设推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今年后几个月工作安排

现在离年底只有三个多月的时间了,落实年度任务依然相当繁重。我们要认真梳理每一项工作,扎实推进,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具体强调以下几项工作::

(一)全面使用智能化考务管理系统。职业技能鉴定智能化考务管理系统已经开发完成,国家职业标准申报条件、专项职业能力项目等基础信息已完成了录入,年底前各级鉴定中心要全面使用智能化考务管理系统。届时,全国(省)统考、日常鉴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证书上网数据将由省中心统一导出上网,无须各市县上报证书数据。同时,原单机版考务管理系统将停止使用,不使用智能化考务管理系统的的机构证书数据将无法上网。未纳入智能化考务管理系统的地区,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全省步调一致。

(二)大力推广智能化考试。智能化考试开发以来,我们已经将136个日常鉴定职业的初中高理论题库录入电子题库,张家口和邢台市开展了试点工作,运行情况良好。会上,张家口和邢台市还将介绍相关使用情况。省中心已印发“关于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智能化考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将在全省全面推开。各市县要按照通知要求,尽快开展工作。

(三)继续加大信息化建设工作,拓展信息化技术应用范围。一是对接人社部证书管理系统。近日,人社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启用新版职业资格证书及加强证书核发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厅发[2015]143号),今年下半年将启用新版证书,人社部将对现有证书管理系统进行升级,需要我省系统平台升级对接。二是扩大考场远程视频使用范围,希望各市要积极配合。三是开发综合评审论文抄袭查询系统,减少论文抄袭行为等,提升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服务水平。

(四)继续推动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稳步推进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质量为核心,全力打造安全规范的鉴定环境,构筑我省技能鉴定工作的质量体系框架。各级鉴定部门要高度重视,有序推进,未认证的,尽快提上工作日程,已认证的,要确保质量方针得到贯彻。没完成质量管理体系编写工作的市,年底前必须完成。唐山市、沧州市已分别做好质量体系评审材料的准备工作,争取年内有通过认证的鉴定机构。

(五)启用新版职业资格证书。人社部办公厅于8月底下发了启用新版职业资格证书的通知,通知明确要求,从今年下半年起开始启用新版职业资格证书。新证书沿用旧版证书的基本样式,合并了普通版和统考版证书,取消了文化程度、发放日期、复核记录等内容。旧版证书自2016年9月1日起停止使用。通知还要求将证书打印权限放在本地区的地级和本部门的二级鉴定机构以上。各地要配套专门经费建立数据分中心,纳入统一管理。新版证书可采用直接打印电子照片,用电子印章取代发证机关和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油印印鉴,照片左下角不再加盖职业技能鉴定专用钢印。人社部将以打印数据为依据,按季度核拔空白证书。

(六)明确职业资格鉴定工作范围。也就是说职业资格清理工作。职业资格清理整顿工作国务院已发布取消了4批,9月10日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取消调整一批职业资格的决定”,涉及省考职业3个,分别为经营师、生产运作管理师和企业办税员,我省将暂停组织鉴定。各市要认真落实改革精神,清楚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范围,依法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我们知道过去有的市组织过无国家职业标准职业的鉴定,现在应用新的考务管理系统,报不上来,无法上网,千万不要因小失大,立即纠正。

(七)扎实做好下半年全国统考、技师考评工作。2015下半年技师考评报名资格审核工作基本结束,虽然人数不多,但要严肃考风考纪。全国统考工作要严格按照“冀人社字[2015]51号”文件的要求进行实施,各职业考试科目答题方式不变,人力一级仍继续采用“文件筐式”答题方式。综合评审需要提交论文的,除提交纸质材料外,还需再提交电子文档,各市和有关机构要以职业等级建立文件夹,考生论文要按序号、姓名和身份证号进行命名编号,归入相应的文件夹,统一上报,以便进行论文抄袭检查。下半年全国统一鉴定报名工作现已经开始,考务管理系统已经下发报名计划,报名相关材料的准备要严格按照年初通知要求执行,上报材料须一次性提交完整,省厅继续进行省中心资格审核和能力处资格复审程序,请各市及相关机构要认真做好资格审核工作,保证审核质量并坚决杜绝材料做假等行为,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以上发言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2015年9月18日

 


关 闭